close
‧2008/06/22

因為隔天就要出發優勝美地,用雙腳征服大自然,所以今天的行程故意挑比較簡單、入門款的觀光客地點---Fisherman's Wharf 漁人碼頭。去年的3月份曾造訪過,所以算是舊地重遊,不過上回因為時間太趕,而錯過了頗負盛名的「叮噹車」,這次,說什麼也要感受一下古老的叮噹車在上上下下的地形上緩慢行走的浪漫氣氛。

■Fisherman's Wharf 漁人碼頭 小常識。摘錄於「永遠的胖胖」

漁人碼頭是舊金山最負盛名的觀光地區,除濱水地區可從事各種海上活動之外,還可品嚐美味的海鮮,並瀏覽許多好玩的地方......例如Coit Tower、Cable Car 總站、39號碼頭的各樣獨特精緻小店與可愛海獅、海事博物館、故罐頭工廠(The Canary)與故巧克力工廠(Ghirardelli Square)、因 "The Rock" 電影而名噪一時的Alcatraz惡魔島、以及臘像館等等,也可遠眺金門大橋。

漁人碼頭的歷史

1853年,Henry Meiggs在Powell街附近建造了約1600呎的碼頭,做木材進出的生意。當時這個碼頭是叫做Meiggs Whalf,後來他被債主追債跑到南美洲,於1877年死於秘魯。而自碼頭開始以來,廉價酒吧與餐館,便很快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競爭激烈。

早 期漁人碼頭多為義大利移民的天下,他們憑著捕魚的好身手,使漁人碼頭成為整個舊金山漁販和餐館的水產供應站。自1960年代以來,漁業逐漸沒落,旅遊業興 起,取而代之。1970年代捕魚船隊約有300艘漁船,今大約剩140艘左右,而正常作業的船隻也只有三分之一。漁港被圍在商業中心和博物館之間,是餐館 區的後盾。現在的漁人碼頭雖已有很大的變化,但仍保持地中海沿海地區特有的風情和氣氛。



從奧克蘭Okaland到舊金山市區必經的橋「海灣大橋 Bay Bridege」


海灣大橋 (Bay Bridge) 橫跨舊金山灣,連接舊金山與奧克蘭兩個大城市,於1933 年開始興建,1936 年完工通車。橋身 8.5 英哩長,其中約 4.5 英哩在水面上,分為上下兩層車道,上層往舊金山,下層往奧克蘭,中間開鑿隧道通過 Yerba Buena Island。


橋上拍攝舊金山市區一角。

Fisherman's Wharf-3
鮮豔的旗幟高掛,已經抵達目的地了。

Fisherman's Wharf-4
藍色調,卻不感憂鬱,歸功於明亮的陽光以及熱情的旅客。

Fisherman's Wharf-6
湊熱鬧,在二樓拍下街頭藝人表演的盛況。一隻狗和一位小男孩已足夠炒熱氣氛。

Fisherman's Wharf-5
停靠在岸邊的船隻。

Fisherman's Wharf-7
PIER39,最有名的碼頭之一。遠方小島是「Alcatraz Island 惡魔島」。這張照片看似風和日麗,其實我跟小乖已經快被港邊陣陣冷風吹到快受不了,連頭都已經開始隱隱作痛了呢。

Fisherman's Wharf-10
買了一碗簡易的巧達濃湯、一盒炸XX海鮮,當做午餐。記得味道不難吃,甚至有點意猶未盡。

Fisherman's Wharf-13
不畏陣陣海風襲來,說什麼也要加入這長長的列陣,加入搭乘「Cable Car叮噹車」的行列。

Fisherman's Wharf-14
叮噹車長的真可愛。前幾年看到 Travel&Living介紹叮噹車,主持人展開手臂,順著地形下衝,眼前是一片海景,風迎面吹來。坐在電視機前的我想著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坐的話...

Fisherman's Wharf-15
這裡是終點站,所以可以看見用人力調度車頭的景象。

Fisherman's Wharf-17
前方有「Ghirardelli 巧克力工廠」,也是屬於來漁人碼頭需要去朝聖的景點之一。因為去年已朝聖,並吃了一克巧克力聖代,所以今年就免了,趕緊來排隊搭叮噹車。

Fisherman's Wharf-18
看著他們離去,好生羨慕,不知還要吹多久的冷風才可以上車。

Fisherman's Wharf-20
照片看起來的好天氣都是騙人的,我跟小乖已經快被冷死了。

Fisherman's Wharf-21
終於上了車,因為實在太冷,很沒情調的選擇坐在窗內,不能像電視裡的主持人站在室外興奮的迎面吹風。還好玻璃是透明的,還是可以看見坡地起伏以及漸漸遠離的港口。

Fisherman's Wharf-22
因車裡擠了太多人,叮噹車爬不動啦。只好依照司機指示全員下車,爬到一定程度後我們再上車。

Fisherman's Wharf-23
超有異國情調的。

Fisherman's Wharf-24
照片中站著的男人就是司機喔!

Fisherman's Wharf-25
操控叮噹車須手腳並用。

Fisherman's Wharf-26Fisherman's Wharf-27
兩人順利搭乘叮噹車!

Fisherman's Wharf-29
其實這張的主角是左下方的女孩,還蠻正的!

Fisherman's Wharf-30
下了叮噹車,忽然在街上看到這部「香蕉車」。

後來,我跟小乖本來要留在漁人碼頭吃晚餐的,但害怕吃完晚餐太陽下山後,天氣會變得更冷峻,所以只好快速衝回車內取暖後,回到Okland吃晚餐。

■叮噹車歷史,摘錄於「永遠的胖胖」

噹噹車的構想源自於一件可怕的意外。

1869年夏天Andrew Smith Hallidie看見山坡上的五匹馬因不堪重負而倒地斃命,不論是誰見到這樣的景象,都會對這一幕留下深刻而震撼的印象。Hallidie卻因此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Hallidie在英國出生,他的父親是倫敦纜索的製造商,也是英國第一位有纜索專利的人士。Hallidie於1852年來美,在內華達山脈金礦區運用纜索(Wire-rope),設計製造了跨河的吊橋,並發現它的另一項用途—將地底沈重的礦車,藉著纜索拉上地面。

Hallidie 後來將纜索製造重心移至舊金山,改變了他的命運。他所設計製造,並於1873年問世的纜車,穿梭於舊金山陡峭的山坡之間,大受市民歡迎,也確立了他的地 位。到1890年代,舊金山已有八家運輸公司,提供六百輛,涵蓋21條路線,全長52.8英哩的纜車系統,為市民之大眾運輸服務,直到1906年。

1906年舊金山發生大地震,舊金山市區破壞嚴重,當然纜車也不例外的全面損毀,之後雖修復了部份路線,但舊金山市政府卻有意用電車及汽車取代纜車。舊金山市民設法保留了其中的三條路線,於1981至1984年間修復。這三條路線即為Mason St.、Hyde St.及California St.線,由MUNI經營,共37輛纜車,每天為成千上萬的遊客提供交通運輸服務。

噹噹車只是我對Cable Car的暱稱。這是因為纜車在要開動時,都會搖鈴示意「車子要開囉,其他車輛請小心」,有時候會車時也會噹噹噹,甚至上回我在漁人碼頭看到他們和街頭藝人玩起來,噹噹聲不絕於耳,熱鬧又有趣!

【07年舊金山之旅回顧】
Travel- USA(San Fran Day1) 2007/3/9

Travel- USA(San Fran Day2) 2007/3/10

Travel- USA(San Fran Day3) 2007/3/11

Travel- USA(San Fran Day4) 2007/3/12

Travel- USA(San Fran Day5) 2007/3/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osa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